文/張俐婷
近年來,因為我國舉重項目在國際舞臺上屢獲佳績,成為各大國際賽事的重點奪牌項目,不僅使得政府單位逐漸重視舉重運動人才的培養,在基層運動上,也讓許多舉重教練更有動力來去扎根與推廣。
●基層扎根,從無到有的盛名
位於雲林的斗南高中是屬於社區高中的完全中學,也是縣內唯一一間有舉重項目的學校。在107學年度的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中,斗南高中二年級小將張偉霖就以破大會紀錄之姿,在高男組73公斤級奪得金牌;國三女將田欣潔也在59公斤舉出一面金牌,舉重隊優異的成績,完全不負斗南高中舉重名校的盛名。
斗南高中舉重隊的歷史要回溯到15年前,曾為我國亞、奧運舉重選手,擁有國家級教練資格的名師廖志明,為了推廣舉重運動,從臺南舉家搬遷來到雲林,從斗南高中出發,創辦了全雲林縣第一且也是唯一的舉重隊伍。
在斗南高中除了有舉重隊,還有田徑隊、羽球隊等專項運動隊伍,校內共計有4名專項運動教練,而舉重隊就佔有2名專任教練,可見斗南高中對於舉重運動的重視。
●由繁入簡易,由簡入繁方知難
創始教練廖志明因為是2020東京奧運舉重隊教練之一,目前正借調國家訓練中心,而他的學生楊勝雄,過去也長時間被借調國家訓練中心,但因為廖教練的借調任務,讓楊勝雄教練在5月時回到斗南高中,承接帶領舉重隊持續往前的重責大任。
在楊勝雄教練回到斗南高中這些日子,為了讓舉重隊能夠無縫接軌,快速適應教練的執教風格,他花了不少精力在教育他們的生活品德、整肅團隊的紀律,希望這支受到全校矚目的舉重隊能夠成為校內的最佳典範。
在國家訓練中心的教練工作相對單純,中心會安排選手的課程、有營養師負責選手的飲食控管等等,教練只需要專心在訓練上面;然而,回到學校服務,一切都必須仰賴教練來完成,從招生到一般生活教育,再到帶隊出征賽事等等,無不需要教練來從中料理。
●舉重的迷思,國家級教練如何解釋?
其中最為困難的莫過招生問題,雖然近年我國在舉重項目的成績斐然,不少素人開始練舉重或是上健身房嘗試舉重的人口逐漸增加,但斗南高中舉重隊楊勝雄教練也直言,在基層方面還是很難向上推廣,雖然從事這項運動的人手有增加,但大多是成年人;當你還是學生時,許多家長還是會對舉重運動有所疑慮。
「我以前就是不愛讀書,但不笨!我們有時候會想說不要被學科分數擬定你以後的成長過程,我希望教育可以讓我們的成長過程不一樣。」
在今日的教育制度當中,當你擁有一個專項運動的才能,往往也能讓你在升學時有不一樣的升學管道。楊勝雄教練就很明確地指出,以前教練在挑選手時,都會放棄找尋學科能力優秀的學生,想讓他們安心升學,然而隨著時代變遷,提倡多元升學的教育制度,讓現今體壇上出現不少允文允武的學生。
文武雙全的選手畢竟還是少數,楊勝雄教練進一步說道,從國小的田徑比賽去挖掘有潛力的選手是為最主要的管道,找尋有爆發力的選手,進而三顧茅廬地拜訪父母們;而如同前述所提,多數家長對於舉重還是會感到陌生,因此學校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增加學生前來就讀的誘因就更為重要了!
除此之外,練舉重給予外界最大的迷思莫過是身高問題。人們常說,練舉重的人都長不高?這點讓楊勝雄教練又是大吐苦水,他說道,依舉重來說,只要選材選對了,那麼我們就成功了一半,因為亞洲人種身型、骨架不比歐美地區人們來的那麼大,所以輕量級的選手通常就是我們的奪牌重點。
換言之,挑選身形較為矮小的選手就是舉重得獎的「捷徑」之一,許多基層教練找尋舉重初學者並不會優先考慮體型高大的選手,反而會找身型較小、具有爆發力的選手,因此這也長期讓外界對於「練舉重的人會變矮」有著刻板印象。
招生究竟有多困難?楊勝雄教練舉出:「今年國中僅收到一名女生。」短短一句話就能知道基層運到所面臨的困境!
●奪牌之後,你知道舉重所帶來的不一樣嗎?
破除舉重的身型迷思。我們來談談舉重的最大優點。第一,預防傷害,只要正確使用舉重器材,舉重所包含的數種分解動作是可以增強人體肌力較弱的部位,防止運動傷害。
第二,增強個人的運動能力,也可做為增加專業能力,像是排球和籃球的肌力訓練其實都包括在舉重的分解項目裡,不說你絕對不知道,舉重的分解項目可是多達100多種呢!但一般人只會覺得說舉重就是要有力量,動作分為抓舉、挺舉,僅此而已。
第三,增加自信心,也是對素人最受用的,女生可以藉由舉重分解項目來減少蝴蝶袖,進行屁股、臀大肌的加強訓練;年紀較大的長輩可以作為強化膝關節、降低腰部受損的訓練;男生則會因為練舉重,訓練出充滿自信的胸大肌和二頭肌,使穿衣服變得更有型。
綜合上述所言,對於學生運動員來說,練舉重除了可以維持體態、強身健體外,若是在領域中獲取佳績,更有機會成為升學的加分題唷!
讚
回覆刪除